T-44系列坦克最早知道该型号是在战雷这款游戏中遇到,样子如同缝合怪,T-34的脑袋与T-54的底盘。由于模样怪导致印象差,在研发路线上就刻意避开了这个型号。因为总是感觉装甲偏薄,面对重型坦克并不战势。直到最近开辟了小以线路,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。因为,进攻是最好的防御,T-44拥有非常好的机动优势,加上一门可以击穿潜在对手的主炮,这样性价比拉满的坦克你还能要求什么?虽然T-44没赶上二战,至少他开辟了新时代坦克的正确路线。当然,今天咱们聊的并不是原始型号,而是经过升级后的T-44MS(俄文:T-44МС)坦克。
这是莫斯科州库宾卡的“爱国者”公园,更准确地说是技术中心(也就是中央装甲武器与技术博物馆)时,实验型中型坦克T-44MS(俄文:T-44МС)。
这是莫斯科州库宾卡的“爱国者”公园,更准确地说是技术中心(也就是中央装甲武器与技术博物馆)时,实验型中型坦克T-44MS(俄文:T-44МС)。
首先,这辆小坦克一直停放在举办动态装备展示的场地上,因此接近它的机会有限。其次,要拍摄完库宾卡众多有趣的展品(大家都知道那里的藏品可不少)。去年,这辆车曾在“坦克兵日”的示范驾驶表演中出场。
展开剩余94%苏联一直将T-34-85现代化改进到20世纪60年代,因此他们理应也装备了3БК2М(3bk2m)炮弹。
苏联一直将T-34-85现代化改进到20世纪60年代,因此他们理应也装备了3БК2М(3bk2m)炮弹。
今年俄文作者终于拍摄到了这辆坦克,我们读者也能有幸看到它的真容。不过当时它正在进行喷漆作业,似乎还未完全完成,因此在车体尾部还能看到部分覆盖保护材料。尽管如此,总体来说拍摄素材还算不错。
那么,中型坦克T-44(“136工程”)是在1943—1944年由下塔吉尔第183号工厂的520号设计局研发的(总设计师:A.A.莫罗佐夫)。它于1944年11月被苏联红军正式列装,但并未参加卫国战争前线的战斗。(注:文中所有卫国战争,我都会非常手欠删掉前面的“伟大”。)
85毫米高爆反坦克(HEAT)弹在二战期间就有生产,但质量很差。战后,HEAT弹得到了改进,所有苏联坦克和火炮都配备了这种弹药。例如,IS-4和IS-3在战后(1947/1948年)配备了HEAT弹,T-10A则配备了HEAT和穿甲脱壳弹(APDS),使用的也是54口径的СУ-122弹药,60年代又有了新型弹药,穿深约540毫米。T-44可以使用与D-44炮相同的弹药,因为D-44炮也使用T-44的弹药,包括3БК2或3БК2М弹,穿深分别为300毫米和现代化弹药的350-390毫米。
85毫米高爆反坦克(HEAT)弹在二战期间就有生产,但质量很差。战后,HEAT弹得到了改进,所有苏联坦克和火炮都配备了这种弹药。例如,IS-4和IS-3在战后(1947/1948年)配备了HEAT弹,T-10A则配备了HEAT和穿甲脱壳弹(APDS),使用的也是54口径的СУ-122弹药,60年代又有了新型弹药,穿深约540毫米。T-44可以使用与D-44炮相同的弹药,因为D-44炮也使用T-44的弹药,包括3БК2或3БК2М弹,穿深分别为300毫米和现代化弹药的350-390毫米。
想聊T-44就不能回避T-34-85这个经典型号。T-44与量产型T-34-85的主要结构区别在于:发动机舱采用横向布置的柴油机,并重新安排了冷却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的部件。这样一来,坦克高度降低了300毫米,释放出可用于加强装甲防护的重量储备,同时使战斗舱位置更接近车辆重心,将驾驶员舱口移至车体顶部,并消除了车体正面投影中的薄弱区。
另一项创新是采用了独立扭杆悬挂系统取代弹簧悬挂,提高了行驶平顺性。经过一定改进后,这种布局方案一直沿用在所有第一代战后苏联中型坦克上(直至T-62),而发动机横置的设计也一直保留在由下塔吉尔UKBTM设计的现代主战坦克上(甚至包括T-90M)。
T-44的防护力远超T-34-85,但火力指标几乎没有变化,且在最初阶段其可靠性表现并不理想。随后,520号设计局将研发重点转向装备更强武器系统的新型“137工程”(T-54)坦克。不过,T-44依然在哈尔科夫第75号工厂持续量产至1947年(共生产1823辆,其中战后生产1253辆)。
中型坦克 T-34-85。“爱国者”公园技术中心,2023年9月10日坦克兵节。
中型坦克 T-34-85。“爱国者”公园技术中心,2023年9月10日坦克兵节。
同样在“乌拉尔装甲力量”展馆中,展出了量产型T-44(1945年11月生产)。
同样在“乌拉尔装甲力量”展馆中,展出了量产型T-44(1945年11月生产)。
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,部队中保留下来的T-44为了提高可靠性并与T-54坦克实现部分通用,进行了现代化改装。自1959年起,这些坦克在苏联国防部的修理厂接受改造。改进后的车辆被命名为T-44M(“136M工程”)。
中型坦克T-44M。展出于帕季科沃的祖国军事历史博物馆。
中型坦克T-44M。展出于帕季科沃的祖国军事历史博物馆。
T-44M 坦克。
T-44M 坦克。
T-44M 坦克。左舷视图。
T-44M 坦克。左舷视图。
T-44M 坦克。俯视前方视图。
T-44M 坦克。俯视前方视图。
至于T-44MS(俄文:T-44МС),这是为验证两平面火炮稳定器 СТП-2(STP-2“旋风”)而研制的试验车辆。共有两辆T-44被改装成这一型号。
第一辆于1946年6月组装,在基辅第7装甲修理厂升级到T-44M水平,之后又在1964年3月于哈尔科夫第115装甲修理厂改造到T-44MS(俄文:T-44МС)标准。
第二辆试验样车于同年6月送交靶场试验,其区别在于采用了一套夜视观测和瞄准设备,但由于缺乏资料,因此本次介绍仅限于1号样车。
坦克采用经典的布局方案,乘员为4人,动力传动舱位于车体尾部。驾驶员位于偏向左侧的操纵舱内。车体上部在操纵舱位置开有一个带滑动盖和旋转底座的乘员舱口。车体右侧布置有蓄电池组、部分主炮弹药以及前部燃油箱。
在战斗舱内,主炮左侧依次是车长和炮手的座位;右侧则是装填手的位置。炮塔顶部设有带舱口的指挥塔,以及装填手的舱口。
T-44M(1961–1968 年)的弹药存放布局
T-44M(1961–1968 年)的弹药存放布局
车辆的战斗全重为32.5吨。主要武器为1944年式85毫米线膛炮ZiS-S-53,炮管长度为54.6倍口径。其弹药包括带曳光的穿甲弹、亚口径穿甲曳光弹和高爆破片弹,也可发射装有破甲弹的炮弹。由于安装了武器稳定器,主炮的弹药基数从58—61发减少到35发。
辅助武器为7.62×54毫米DTM机枪,因火炮防盾结构的改变,该机枪安装在炮右侧的专用射击口内。另一挺并列机枪为车体首部的同轴机枪。两挺机枪的弹药总量为1890发。
炮手的主要瞄具为TSh-16型铰接式望远瞄准镜,具有4倍光学放大倍率和16度视场角。瞄准镜的入光窗口配有可加热的防护玻璃,火炮防盾上瞄准镜射击口的高度尺寸有所加大。
坦克对炮塔前部结构和火炮防盾进行了改进。
坦克对炮塔前部结构和火炮防盾进行了改进。
车体上前装甲(ВЛД)设有车体同轴机枪的射击孔。
车体上前装甲(ВЛД)设有车体同轴机枪的射击孔。
主炮可通过电动或机械(手动)两种方式发射。电动发射杆位于俯仰调节手轮的握把上,手动发射杆位于火炮护盾左侧。射速约为每分钟7发。炮还可利用炮塔下部刻有角度圆的侧向水平仪,从隐蔽炮位进行间接射击。
为观察战场环境,指挥塔配备了五个带装甲玻璃的观察孔,塔顶安装有TPKU-2B观测仪。该观测仪具备5倍光学放大倍率,并带有“指挥员指示”模式,可通过左手把上的按钮强制将炮塔转向优先目标。该仪器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并在垂直面内俯仰调节。
在炮塔指挥塔内安装指挥员观测仪 TPK-1。
在炮塔指挥塔内安装指挥员观测仪 TPK-1。
T-44МС 坦克炮手的作业位置。
T-44МС 坦克炮手的作业位置。
坦克装备了СТП-2(STP-2“旋风”)双向电液式火炮稳定系统。主炮的俯仰范围为-3.05°至+17.3°,水平转动最大速度为每秒15°。
炮手与装填手各自配备一具安装在炮塔顶盖上的MK-4型旋转观察仪。驾驶员的座舱口上安装有一具可旋转基座的棱镜式观察仪,车体上前装甲内设有带装甲玻璃的观察孔,车体左侧还安装了一具额外的棱镜式观察仪。夜间驾驶时,驾驶员可使用TVN-2B夜视装置进行行驶。
通信设备方面,原本使用的是Р-113无线电台和Р-120车内通话装置,不过从其特有的天线接口来看,T-44MS(俄文:T-44МС)上很可能已经改用了Р-123无线电台和Р-124车内通话装置。
坦克车体采用焊接结构,由轧制装甲钢板组成。车体上前装甲(ВЛД)厚度为90毫米,相对于垂直方向倾角60度。车体两侧为垂直装甲,厚度75毫米。炮塔为铸造结构,前部装甲厚度达到120毫米。正如前文所述,炮塔前部的结构有所改进,火炮防盾还配备了额外的防尘罩。
在驾驶舱和战斗舱内,设置了额外的存放空间,用于存放乘员防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个人防护装备。
在T-44坦克的炮塔侧壁上,原本设有用于使用个人武器射击的射孔。
在T-44坦克的炮塔侧壁上,原本设有用于使用个人武器射击的射孔。
而在T-44M以及相应的T-44MS(俄文:T-44МС)上,这些射孔则被取消了。
而在T-44M以及相应的T-44MS(俄文:T-44МС)上,这些射孔则被取消了。
T-44MS 坦克炮塔前部。
T-44MS 坦克炮塔前部。
在T-44MS坦克上安装了新型发动机:取代原来的500马力的V-44发动机,改为520马力的V-54发动机。在动力舱(MTO)内横向安装了一台V型12缸四冲程液冷柴油发动机В-54,最大功率520马力,转速2000转/分钟。
发动机进气系统采用了效率更高的两级ВТИ-4空气过滤器,并配有利用喷射效应从集尘器中清除灰尘的装置。
车内共设置四个总容量为500升的燃油箱,分布在驾驶舱和战斗舱内、靠近发动机隔板的位置。
В-54发动机
В-54发动机
此外,通过安装新的燃油箱,整体燃油容量也得到了增加:在右侧履带上方安装了三个额外的燃油箱,每个容量为95升。燃油总容量从500升增加到785升,使车辆的续航里程提升至440公里。在1961至1968年间,车体尾部开始安装两只200升的燃油桶,这两只燃油桶未连接至发动机燃油系统。
在车体右侧履带上方的翼板上,还可以安装三只总容量为285升的附加燃油箱,并与主燃油系统连通。
机械传动系统包括:
多片式干式主离合器; 输入减速器(俗称“吉他”); 五档变速箱(除一档外其余档位均设有同步器); 从T-54借用并改进的行星式转向机构; 改进型侧减速器。底盘由每侧五个大直径双轮缘橡胶包覆的负重轮组成,配有全金属导向轮、带可拆卸齿圈的驱动轮,以及带连续开放金属铰链的小节距履带。
履带与驱动轮与1947年型T-54所用部件通用。
负重轮采用独立扭杆悬挂,扭杆轴呈错列布置。
该发动机为车辆提供了约16马力/吨的单位功率(T-44的单位功率为15.7马力/吨)。
在公路上的最高行驶速度为55–57公里/小时,最大续航里程为420–440公里。
В-54发动机的排气歧管。右是校准泵的储箱,按原设计它应该安装在右侧履带上方的翼板上。
В-54发动机的排气歧管。右是校准泵的储箱,按原设计它应该安装在右侧履带上方的翼板上。
右侧履带上方翼板上的附加燃油箱。
与T-34-85和基础型T-44相比,驱动轮的结构得到了加强。
与T-34-85和基础型T-44相比,驱动轮的结构得到了加强。
T-44M 坦克的导向轮。
T-44M 坦克的导向轮。
在T-44M上,履带的啮合方式由T-44和T-34-85采用的齿梢啮合改为齿套啮合。
在T-44M上,履带的啮合方式由T-44和T-34-85采用的齿梢啮合改为齿套啮合。
基础型T-44使用了与T-34-85相同的带有“华夫饼”式履带板的履带。
在T-44M/МС上则采用了与早期T-54相同的细节节履带。
在T-44M/МС上则采用了与早期T-54相同的细节节履带。
对这些改进型坦克的测试表明,尽管射击精度有所提高,但战斗舱内乘员的工作条件却恶化,因此T-44МС并未被苏联军队列装。直到今天,仅保存下一辆第一批试制样车。这辆坦克一直存放在装甲兵与技术博物馆的储备库中,直到2010年代依然保持着相应的外观。
不过在2014年,博物馆工作人员在电脑游戏《War Thunder》的开发公司GaiJinEntertainment的协助下,对这辆坦克进行了修复并使其恢复到可行驶状态。
T-44МС在装甲兵与技术博物馆储备库中。
T-44МС在装甲兵与技术博物馆储备库中。
驾驶舱。
驾驶舱。
炮手工作位置。可以看到控制台(“Чебурашка”),其上方是望远式瞄准镜的射孔。左下方为DTM机枪弹盘的存放位置。
炮手工作位置。可以看到控制台(“Чебурашка”),其上方是望远式瞄准镜的射孔。左下方为DTM机枪弹盘的存放位置。
升级后的T-44МС于2015年2月在博物馆内正式亮相;自那以后,这辆坦克便不时参加动态演示活动。如果能将其在技术中心展馆中长期公开展示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
2023年9月的T-44МС。
2023年9月的T-44МС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第一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